10.3969/j.issn.1004-5961.2017.02.006
精神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意识形态建设
马克思关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精神生产方式的理论已成为共识的科学原理.在当代中国,生产关系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显著地不同于计划经济;生产力则大规模地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远远超出改革开放前的状况.生产关系变革导致意识形态的思想内容、价值观念重构;同时它还以市场经济模式组织和经营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生产,带来了文化生产的企业化组织、市场化经营、资本化管理,使意识形态在自身再生产形式上也与经济基础形成了社会同构,更直接、更深刻、更全面地表达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品格和要求.在生产力方面,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十分便捷而又紧密地贯通着物质生产和意识形态的精神生产,使经济产业中科学技术的物理形态与意识领域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的观念形态出现了异分同构现象.意识形态精神生产在技术方式上同步于物质生产中的某些科学技术,以致它在生产过程中也能直接而多方面地反映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而这一变革又为精神生产的产业化、市场化提供了技术支持.精神生产方式变革,使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互动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机制,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许多挑战,我们需要从社会文化机制方面创新理念与对策.
意识形态、精神生产方式、变革、建设对策
F27;B03
2017-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