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传统节日的真与善——评萧放教授《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4360.2012.03.020

探求传统节日的真与善——评萧放教授《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用
节日研究无疑是当前国内的学术热点之一,参与其中的学者甚众.如果提及这方面的专家,民俗学界的同仁们首先想到的大约会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萧放教授.事实上,萧放教授在节日研究领域内的影响远不止于民俗学界,因为我们不仅从那些出自历史学者、文化学者、民族学者的相关著述中看到对其观点的诸多征引,而且近几年来每当传统佳节来临,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种媒体上都会出现他的声音.这一局面的出现,自然和传统节日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受到国家、民众、学者、媒体、商家等的一致关怀成为文化热点有关,但毫无疑问也是萧放教授多年学术积累的结果.按照萧放教授自己的说法,他对“传统节日发生浓厚兴趣”始于写作博士论文和博士后报告的“20世纪末期”,到今天,已经有十几年之久.十几年来,他一直将节日民俗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不断生产出新的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的如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200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此书修订后多次重印,2006年还在韩国出版)、2009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春节》等专著,此外,他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与节日有关的学术文章,其中的一些正构成了其新著《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的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真与善

G122;K892.1;G206

2012-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1-15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民俗研究

1002-4360

37-1178/K

2012,(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