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2323.2008.05.014
先秦义利之辩刍议
董仲舒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春秋繁露>)与杨朱之"扭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为我"主张,是处理义利矛盾的两种极端方式.前者依明末颜元之见是"老无释空之根……是空寂,是腐儒"(<颜习斋言行录>卷下);后者作为极端的利己主义,在我们生活的这样一个相互作为主体,同时也相互作为对象的世界里,显然也没有理论上得以成立的逻辑,因为谁也不可能永远处于主体的地位.执其两而用其中应该是我们思考的方向,颜元改董子之语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卷一)似有一些道理.文章意在思考义利之辩的现实价值,以期对于分析解决现实中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提供一些切实帮助.
义利之辩、现实意义
B82(伦理学(道德哲学))
2008-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