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3492.2007.10.023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粮食产量波动和粮食流通体制变迁:1953-1985
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不同体制下粮食生产的效率有很大差别.互助组和初级社符合当时农业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粮食生产长期徘徊在低水平阶段;家庭联产承包制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粮食产量得到迅速提高,基本解决了粮食短缺.农村微观经济体制和粮食生产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粮食流通制度的变迁.合作社体制为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提供了组织保障,人民公社体制强化了统购统销制度的持续运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对统购统销起了制度催化作用.
农村经济体制、粮食产量波动、粮食流通体制、制度变迁
F302.2(农业经济理论)
2007-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