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流动性视角下的场所精神——革命历史纪念空间的新议题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765/j.cnki.1002-5006.2021.06.006

旅游流动性视角下的场所精神——革命历史纪念空间的新议题

引用
革命历史纪念空间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场所精神则是革命历史纪念空间的灵魂.在红色旅游的流动性视角下,本文扩展"场所精神"的内在意涵,进而对革命历史纪念空间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一、场所精神:空间的气场和灵魂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末,世界建筑在经历了长达30年的国际主义垄断后日渐趋同.往昔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情感特色的建筑形式被冰冷、呆板、规整的"混凝土方块"所取代,这让建筑师们开始反思现代建筑的存在意义.对此,挪威建筑师诺伯舒兹(Norberg-Schulz)提出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①.他认为,每个空间都应当有独特的气场和灵魂,这决定着空间的特性与本质.建筑师的任务是把这种灵魂可视化,创造出有意义的"场所",使其能够反映特定地点上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环境特征等主题.在他的定义中,场所是物理空间和思绪、情感、记忆等精神空间的叠合,场所精神则是人们感受到的空间的气质和品位,它能让空间更符合地域特征,彰显生命力.例如,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三棱枪刺"形胜利纪念碑高达64米,独特的造型和高耸的形象让人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解放军力挫敌军的雄伟磅礴和获取胜利的欢欣鼓舞,呼应了平津战役以少胜多的历史背景.

场所精神、旅游流、流动性、纪念空间、历史纪念、革命历史、新议题

36

F590;TU984.18;TU251

2021-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1-1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旅游学刊

1002-5006

11-1120/K

36

2021,36(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