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叶焦枯病相关病菌分离及病因初探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75/j.cnki.lykxyj.2021.02.021

板栗叶焦枯病相关病菌分离及病因初探

引用
[目的]近年河北板栗主产区大面积严重发生板栗叶焦枯病,造成板栗减产和栗农经济损失,该病害发病原因亟待明确,尽早进行有效的防控.[方法]通过林间症状调查和病叶组织样本微生物分离、离体叶片及盆栽苗接种致病柯赫法则验证,结合果园管理措施和环境因素分析,对病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该病栗因病树率可达10%~50%,单株树病叶率可至90%以上,病叶主要症状为叶缘及叶脉间组织干枯.林间、室内湿培及显微镜切片均未发现病组织存在病症或病原菌组织.组织分离纯化获得相关微生物菌株102株,均为真菌,归属10科12属15种,丰度最高为Alternaria alternata.致病性接种试验表明,其中的Ophiognomonia setacea和Coniothyrium pyrinum能引起接种组织局部褐变发病,但症状表现与林间叶焦枯病有差异.[结论]研究发现Ophiognomonia setacea和Coniothyrium pyrinum两种真菌具有致病性,可在中国板栗引发叶斑病,但症状不同于发生于栗园的板栗叶焦枯病.当前频发性树叶焦枯病类病害常见诱发因素,多与气候变暖、异常天气、环境污染以及生产和病虫害管理措施不当引起的品种生长不适应密切关联.河北大面积发生的板栗叶焦枯病病因有待综合非侵染因子进行深入研究和探明,以期为尽快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奠定基础.

板栗叶片焦枯、菌株分离、接种实验、病因分析

34

S763.1(森林保护学)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堆肥及微生物群工程的板栗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与示范;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发展专项项目“板栗病害防控新技术探索”

2021-05-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85-19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林业科学研究

1001-1498

11-1221/S

34

2021,34(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