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高峰林区基于环志监测的田鹀迁徙动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707/j.1001-7488.20210520

嫩江高峰林区基于环志监测的田鹀迁徙动态

引用
[目的]长距离迁徙的雀形目鸟类的种群数量正在持续下降,田鹀种群数量下降趋势更为突出.通过田鹀种群数量长期监测和迁徙动态分析,可为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2017年,在嫩江高峰林区每年3月15日至5月31日、8月15日至11月20日,于不同生境设置高3 m、长20 m的粘网,布设数量为70片;每隔0.5 h巡视一次,将入网鸟类取下记录、环志后放飞.气象数据直接使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上的嫩江气象台站2001—2017年逐日记录.有关数据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连续17年累计环志田鹀18155只,其中春季6756只,秋季11399只;各年度环志数量波动较大,总体呈现急速下降趋势;在高峰林区,田鹀春季的迁徙高峰集中在4月上、中旬,秋季的迁徙高峰集中在9月下旬、10月上旬;秋季成幼比例为25.4:74.6.翌年春季环志的成幼比例为43.3:56.7,幼鸟相对于成鸟的越冬损失率高达41.3%;环志数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极大风速及其风向是主导田鹀迁徙方向和迁徙时间的主要因子.回收信息表明,自然条件下田鹀寿命可达6年以上;中国东北地区是田鹀等鸟类的重要迁徙通道,而且迁徙路线相对稳定.[结论]近些年,田鹀种群数量急速下降,相对于环志数量最多的年份,环志数量下降90%以上,值得关注.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地表水质污染以及栖息地破碎化、非法猎捕等是影响田鹀生存的主要因素;建议依据田鹀等鸟类生物学习性,适时加大执法宣传和打击力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农药,加强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坚持长期的鸟类环志监测,进一步探索鸟类迁徙规律,促进鸟类种群的恢复.

田鹀、种群、环志、监测、迁徙、回收、气象因子

57

S718.63(林业基础科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黑龙江省林业;草原局鸟类环志项目

2021-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02-21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林业科学

1001-7488

11-1908/S

57

2021,57(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