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脉山黄麻丛枝植原体的分子鉴定及病害调查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707/j.1001-7488.20210519

羽脉山黄麻丛枝植原体的分子鉴定及病害调查

引用
[目的]了解羽脉山黄麻丛枝病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病原物及其分类地位,为本地区植原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普查法获得病害发病率,评估病害危害程度.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P1/P7及R16F2n/R16R2对感病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得到16S rDNA序列.再用植原体在线分类鉴定工具iPhyClassifier以及MegaX软件分别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确定病害病原物及其分类地位,通过在线分析软件MUSCLE比较相关序列的同源性.[结果]根据调查发现羽脉山黄麻丛枝病发生于大约101°35′—101°53′E和23°56′—24°20′N之间,主要是在低海拔400~600 m温度相对较高的干热河谷地区,说明高温有利于植原体病害的发生.该处连续3年发生此病害,2018年7月调查得知其平均发病率为38.9%,属中度危害.PCR扩增获得约1246 bp的羽脉山黄麻丛枝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株系:TLWBYN01,登录号:MN513329).分析表明TLWBYN01与翠菊黄化植原体(Candidatus Phytoplasma asteris)的参考菌株(M30790)相似度为99.8%,因此该植原体为'Candidatus Phytoplasma asteris'相关菌株,属于16S rI组成员.TLWBYN01的F2nR2片段虚拟RFLP模型与16S rI-X亚组的参考模型番木瓜束顶植原体(登录号:JF781308)最为相似,相似系数为0.98,17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图谱显示与16S rI-X参考株只有MseI不同,因此该植原体属于16S rI-X亚组的变种.比较得出TLWBYN01与16S rI-X亚组成员番木瓜束顶植原体(JF781308)和印度葫芦植原体(LT594117、LT594118)同源性分别为99.2%和99.6%.[结论]玉溪市新平县发现的羽脉山黄麻丛枝病属局部常发病害,中度危害,但一旦感染,就会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羽脉山黄麻丛枝植原体属16 SrI组成员,也是报道较少的植原体16S rI-X亚组的一个变种,且羽脉山黄麻为新发现的植原体新寄主.

植原体、羽脉山黄麻、病害调查、16S rDNA、分子鉴定

57

S763.14(森林保护学)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2021-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95-20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林业科学

1001-7488

11-1908/S

57

2021,57(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