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麦复合经营模式的立地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1-7488.2004.03.015

杨-小麦复合经营模式的立地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引用
根据目前平原农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林木生长的边行优势原理,设计了6种双行大间距的杨农复合经营模式.试验点位于江苏省宝应县,于1992年春植苗造林,供试杨树品种为NL-80351,农作物品种为小麦,6种杨树配置模式分别为Ⅰ:(3×3)×20m;Ⅱ:(3×3)×30m;Ⅲ:(3×3)×40m;Ⅳ:(4×4)×20m;Ⅴ:(4×4)×30m;Ⅵ:(4×4)×40m.根据调查研究的资料,本文主要探讨了小麦不同物候期内不同杨农复合经营模式中小气候条件的时空变异,不同模式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生物生产力及光能利用率的差异及其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杨农复合经营模式降低了作物面层上的太阳总辐射和温度,提高了作物面层上的相对湿度.与单农经营相比,不同复合模式及不同物候期内太阳总辐射和光照强度降低了3.9%~36.2%,相对湿度提高了2.5%~3.9%.(2)杨农复合经营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影响.与单农经营相比,小麦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有所下降,但不同间作模式下降的幅度存在较大差异,而小麦中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单农经营,平均分别高12.1%和18.3%.(3)林分7年生时,6种杨粮(小麦)间作模式的生物生产力、光能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单农经营,其大小顺序为模式Ⅰ>模式Ⅱ≥模式Ⅳ>模式Ⅲ≥模式Ⅴ>模式Ⅵ>CK(单农经营),与林分密度的大小顺序基本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平原农区发展杨农复合经营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并建议在我国平原农区推广应用模式Ⅰ、模式Ⅱ和模式Ⅳ.

杨粮间作模式、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生物生产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评价

40

S753.53+6(森林经营学、森林计测学、森林经理学)

2004-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8-9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林业科学

1001-7488

11-1908/S

40

2004,40(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