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隐性线索,我们是否读懂了?——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题为例说起
在中学的日常教学中,对教材中某些重要的隐性线索解读不到位,甚至是不理解,困扰着一线教师的教学与成长.笔者曾在一所生源较好的重点中学,听到一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公开课.当老师讲到德国的联邦制时,突然有个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地喊起:“美国也是联邦制哦!”听到这一发现,笔者满怀兴奋和期待,因为这是本专题的一条值得深入解读的隐性线索,而且是学生独立发现的,就更有挖掘和探究的价值.老师如果能顺着学生推进下去,就可以推动他们去思考一系列新问题,比如:为什么美国、德国的宪法都有这个联邦制的内容呢?同一个单元的英国、法国有没有提到这个内容呢?又为什么美国、德国有,但英国、法国却没有呢?这背后是否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只要能发现和提出这些问题,哪怕在本节课不能得到圆满的解答,也足以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并为其明确探究的方向,足以将本节课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了.坦白说,那一刻笔者真的感觉好戏就要开幕了.但遗憾的是,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这条隐性线索,上课老师竟然没怎么回应,而是很快就顺到下面去讲德国君主立宪制内容去了.课后,在与执教老师交流时,她给出的答案是,“那并不是重点”.面对这样的回答,笔者难以认同.
隐性线索、民族国家、现代化、联邦制、美国、德国
G63(中等教育)
广州市教育科研协作基地“课堂教学改革科研基地”14XZ19
2017-07-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