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穿孔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Bell's分期≥ Ⅱ期的NEC患儿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胎龄、单胎或多胎、出生体重、起病日龄),NEC诊断后并发症(休克、败血症、肺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起病时化验结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PCT、CRP、碱性磷酸酶、血清白蛋白),NEC前情况(输血、机械通气、使用抗生素、RDS、动脉导管未闭),围产期资料(宫内窘迫、羊水浑浊、胎膜早破、分娩方式、胎心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胎盘炎症、孕期感染、入院时WBC及血红蛋白)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EC合并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EC并发穿孔与胎龄、性别、窒息、胎心异常、剖宫产、孕期感染、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输血、机械通气、败血症、RDS、休克、肺出血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低血清白蛋白、CRP、输血、败血症(OR=9.099,95%CI:1.507~54.939;OR=0.792,95%CI:0.647~0.968;OR=1.037,95%CI:1.007-1.069;OR=16.881,95%CI:1.856~153.518;OR=31.448,95%CI:3.500~282.560)是NEC并发穿孔的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感染、减少输血及剖宫产是有效降低NEC穿孔的重要手段,高血清白蛋白是NEC穿孔的保护因素.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穿孔、危险因素

37

R743.3;R587.1;R654.2

遵义市联合基金资助项目;贵州省卫健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

2023-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辽宁医学杂志

1001-1722

21-1129/R

37

2023,37(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