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文本《生死十日谈》承载的"底层之痛"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3291.2021.02.016

非虚构文本《生死十日谈》承载的"底层之痛"

引用
孙惠芬《生死十日谈》对辽南农村自杀问题的直面,源于她的文学立场和观念,她认为"在文学里,最温暖的烛光应该烛照阳光背面、阴影和黑暗".《生死十日谈》以强烈的底层意识,以独特的"非虚构小说"文学形式,以非虚构叙事的纪实策略营造出一种真实感,从物质和精神多个层面揭示底层农民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绝望,直击"非正常死亡"及其身后隐藏的"自杀遗族"这一痛点,直面一个无法发声的群体并试图为其"发声呐喊",运用触目惊心的现实和简洁练达的笔法,将"非正常死亡"与"自杀遗族"的现状呈现于世,以期得到读者的关注、社会的反思,并起到警示作用,这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文学的边界,具有文学意义和价值.

孙惠芬、非虚构、非正常死亡、底层之痛

49

I206.7

2021-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17-12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2-3291

21-1076/C

49

2021,4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