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3291.2018.02.014
“三个匣子”背后的怜悯与恐惧
弗洛伊德《三个匣子的主题》标的所向不是他所长的个人无意识,而是荣格以神话为背景的集体无意识.弗洛伊德判定巴萨尼奥选择铅匣话语不多,而且牵强.但其实巴萨尼奥滔滔不绝,雄辩不下于他的两位倒霉先驱.牵强的是否弗洛伊德本人?弗洛伊德以《金驴记》和格林童话等作品旁证《威尼斯商人》和《李尔王》中的三择其一主题,论证最美好的小女必沉默寡言,而哑代表死亡,应同样缺乏充分说服力.弗洛伊德坦陈写作此文同牵记小女安娜有关,用他本人的反应形成理论来看,与其说出于布鲁姆认为的荒谬绝伦的反向埃拉克特拉情结,莫若说是叙写了弗洛伊德本人的一种怜悯与恐惧无意识,精神分析临床经验与文学活动之间,应同样存在着巨大沟壑,而远非弗洛伊德想象的那样亲密无间.
弗洛伊德、巴萨尼奥、李尔王、反应形成、安娜
46
I01(文艺美学)
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度重点项目“当代西方前沿文论专题研究”14AZD099
2018-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