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9115.2023.03.006
公正观教育的社会认同转向
理性主义德育模式下的公正观教育,把学生视为理性的存在,重心落在公正价值的认知和判断上,远离学生具体的社会生活,忽视认同、情感、体验等非理性因素对公正观形成的影响,致使公正德性难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社会认同是公正观形成的心理基础,基于社会认同的公正观教育寓于社会共同体之中,诉诸个人的共同体经验,强调社会身份,在群体资格的认知、理解和双向承认中,引导个体自主性地生成公正品格,实现自我的意义和价值.基于此,公正观教育既要在个人层面发展公正理性,又要在社会认同的层面兼顾公正的社会经验,并在目标、方法、价值上进行社会认同转向,从培养"公正观"向塑造"社会正义者"的目标转变,从公正认知向群体资格体验的方法延展,从自我保存向社会公益的价值转向,整合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促进公正自我的同一性发展.
公正观教育、公正观、社会认同、承认
B84;C91-09;R19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资助项目
2023-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