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肝癌价值及其对介入治疗指导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680/j.1671-3826.2019.09.34

磁共振成像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肝癌价值及其对介入治疗指导意义

引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在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在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8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CT组,每组90例.手术前,CT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联合组患者行MRI及16层螺旋CT扫描联合检查.将MRI及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RI及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在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介入过程中联合组给予MRI、16层螺旋CT扫描进行指导,CT组则给予16层螺旋CT扫描进行指导.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残留动脉区强化区评分、最大长径、最小短径;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不同影像下1、2、3年存活率,分析MRI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180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联合组诊断符合率为98.89%(89/90),CT组诊断符合率为93.33%(84/90).联合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C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准确度、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残留动脉区强化区评分、最长直径与C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介入治疗最小直径小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指导治疗后1、2、3年存活率均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MRI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用于肝癌诊断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将其用于介入治疗中能获得更高的生存率,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磁共振成像、16层螺旋CT扫描、肝癌、诊断效果、介入治疗、指导价值

47

R735.7;R445.2(肿瘤学)

2019-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77-97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军医杂志

1671-3826

21-1365/R

47

2019,47(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