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六价铬暴露毒作用模式中关键毒性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13/j.cnki.jeom.2021.21154

经口六价铬暴露毒作用模式中关键毒性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引用
[背景]经口六价铬[Cr(Ⅵ)]暴露可导致小鼠消化道肿瘤发生,而目前机制尚未明确.通过网络数据挖掘和计算毒理学的分析预测化学物的暴露风险已成为毒理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手段,可助于阐述毒作用模式(MOA)和识别关键毒性通路.[目的]识别并评价经口Cr(Ⅵ)暴露MOA中的关键事件.[方法]通过比较毒理基因组数据库(CTD)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分别构建基因集,并导入Ingenuity(R)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及生物学功能分析,识别经口Cr(Ⅵ)暴露靶器官毒效应的潜在关键毒性通路.基于改良Bradford Hill原则,对Cr(Ⅵ)经口暴露MOA的潜在关键毒性通路进行证据权重(WOE)评价.[结果]CTD中筛选出与经口Cr(Ⅵ)暴露相关文献共54篇,其中肝脏及肠道相关文献分别有18篇和9篇,对应125个和272个相关基因.通路富集及生物学功能分析显示,肝脏及肠道扰动通路主要与细胞应激和损伤、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相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及芳香烃受体(AHR)通路或为关键毒性通路,参与Cr(Ⅵ)细胞毒性介导的MOA.Nrf2通路激活与小鼠隐窝细胞增殖的染毒剂量(≥170 mg·L-1重铬酸钠)及出现时间点(90 d)相似,提示Nrf2通路激活或为细胞毒性介导的MOA关键事件.WOE评价结果显示这一假设的证据效力为中等,其中生物学合理性及剂量-反应关系的证据效力较高.[结论]Nrf2通路激活或为Cr(Ⅵ)经口暴露引起小肠肿瘤发生细胞毒性介导的MOA中启动或维持隐窝细胞增殖的关键事件.

六价铬;毒作用模式;小肠;生物信息学分析;证据权重评价

38

R114(卫生基础科学)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2-03-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333-133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与职业医学

1006-3617

31-1879/R

38

2021,38(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