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环境中人体模型不同解剖部位的紫外线暴露剂量
[目的]通过监测冬季雪前和雪后旋转人体模型不同解剖部位的紫外线暴露剂量,阐明雪环境下个体紫外线暴露的变化. [方法]在沈阳地区(北纬41°51′,东经123°27′)雪前(2006年12月14日)和雪后(2007年1月7日)的晴朗天气,采用SUB-T型紫外线监测仪进行旋转人体模型的眼、额、颊、肩和胸部日间每间隔30 min累积紫外线暴露剂量的连续监测,同时间监测水平面紫外线作为环境紫外线对照. [结果]沈阳地区冬季雪前和雪后晴好天气下,水平面、眼、额、颊、肩和胸部日间紫外线暴露剂量均为单峰钟型曲线,在正午紫外线暴露剂量达到峰值.雪环境中各解剖部位正午前后两小时紫外线累积暴露量较雪前显著增加,增加百分比为眼部183.0%(为雪前累积剂量的近3倍),其余依次为颊部104.5%,胸部57.0%,额部55.8%和肩部33.9%. [结论]雪反射能导致所监测各部位,特别是眼部接受的紫外线剂量增加,提示广大雪区人群应特别注意个体眼部紫外线的防护.
雪、紫外线、人体模型、解剖部位
30
R122.2+5(环境卫生、环境医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00652
2013-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