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356/j.2096-8884.2021-0017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监测体系区划布局研究
[目的]构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监测体系,以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建设成效,巩固已有成果,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法]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气候(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植被类型和典型生态区等驱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分异的关键因素的生态监测区划指标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合并标准指数法,获取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监测区划;同时,依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规模、已建站的空间分布、典型生态区和监测站布局密度,统筹布局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结果]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监测区划共包括77个生态功能监测单元区,位于或部分位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区、全国生态脆弱区、国家生态屏障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占比分别为88.31%、70.13%、67.53%、89.61%;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监测网络共布局99个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兼容型一级站20个,兼容型二级站31个;专业型一级站18个,专业型二级站30个),其中位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区83个、全国生态脆弱区79个、国家生态屏障区41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58个,监测可覆盖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区、全国生态脆弱区、国家生态屏障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占比分别为66.70%、100%、100%、76%.[结论]提出的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监测体系包括生态监测区划和监测网络布局两方面,不仅可以满足退耕还林工程的监测需求,还可以有效监测典型生态区的保护和修复成效.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监测区划、GIS、典型生态区、监测站
2
S718.55(林业基础科学)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林业;草原局委托项目;草原局委托项目
2022-05-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