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422.2023.05.003
视网膜动脉阻塞伴发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厚度变化与眼部血供及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视网膜动脉阻塞(RAO)伴发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PAMM)患者脉络膜厚度变化与眼部血供及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 90 例于2016 年 1 月至2021 年 1 月在我院就诊的RA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确诊为PAMM将其分为PAMM组(n =21)和非PAMM组(n =69),对受试者行黄斑区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并检测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参数,通过Pearson分析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变化与眼部供血及视功能的相关性.通过拟合曲线和阈值效应分析患者SFCT与PAMM发生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发生PAMM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与非PAMM组比较,PAMM组患者SFCT、黄斑区脉络膜总面积(TCA)、血管区面积(LA)、脉络膜血管指数(CVI)及平均光敏感度(M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AMM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缩张末期流速(EDV)、平均缺损(MD)及丢失方差(LV)较非PAMM组明显增加(P<0.05).SFCT与脉络膜总面积(TCA)、腔面积(LA)、脉络膜血管指数(CVI)及MS呈正相关,与PSV、EDV、MD及LV呈负相关,与血管阻力指数(RI)无显著相关性.SFCT与PAMM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当SFCT≥243.5 μm时,SFCT每增加20 μm,RAO患者发生PAMM的风险降低 14%(OR =0.92,95%CI:0.88~0.98,P<0.05).SFCT、TCA、LA、CVI及MS为患者发生PAMM的独立危险因素,PSV、EDV、MD及LV为患者发生PAMM的独立保护因素,依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结论 与单纯RAO患者相比,PAMM患者SFCT更低,且SFCT变化与患者视功能及眼部供血相关.本研究旨在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参考.
视网膜动脉阻塞、脉络膜厚度变化、黄斑、血流动力学、视功能
31
R773;R457.1+2;X703
2023-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9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