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8422.2021.01.009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两种术式后视网膜复位率、血清氨基酸及VEGF变化比较
目的 比较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除术两种术式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复位率、血清氨基酸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为第一诊断的病例资料60例(60只眼),依据术式分为两组,A巩膜扣带术组,B玻璃体切除术组.记录两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手术复位率、血清中氨基酸表达水平及VEGF等变化情况.结果 应用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记录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后1周A组神经上皮下积液15例,B组5例;术后1个月A组10例,B组0例;术后3个月A组2例,B组0例;最佳矫正视力(BCVA)两组患者复位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中谷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及VEGF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巩膜扣带术比较,玻璃体切除术组中谷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及VEG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能够早期降低谷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及VEGF水平及视网膜复位率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相较于巩膜扣带术更具有优越性.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氨基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干光层析成像术、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
29
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指导计划第二批 181461313
2021-03-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