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8422.2016.03.006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引用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PCV的患者19例(19只眼),所有患者行ETDRS视力表检查、前置镜下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ICGA)、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检查。所有患者按照常规内眼手术操作要求玻璃体腔内注射10 mg/ml雷珠单抗0.05 ml,注射后3~7 d联合PDT治疗,随访12个月。以末次随访时间为观察比较点,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CRT )、黄斑出血和渗出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重复联合治疗1次者6只眼,2次者1只眼,平均联合治疗次数为(1.42±0.6)次。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平均(19.95±11.36)个字母,末次随访BCVA平均(31.63±11.75)个字母,较治疗前提高11.68个字母,治疗前后平均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27, P<0.01)。治疗前患眼平均CRT为(383.67±90.42)μm,治疗后平均CRT为(192.75±42.36)μm,较治疗前下降190.92μm,治疗前后平均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8.09, P <0.01)。 FFA和ICGA检查13只眼荧光渗漏停止(占68.4%),6只眼仍有轻度渗漏(占31.6%)。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PCV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停止或减少息肉病灶的渗漏。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光化学疗法、单克隆抗体

24

R77;R81

2016-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11-21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眼科杂志

1006-8422

34-1149/R

24

2016,2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