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样炎性脱髓鞘病一例报告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3429.2014.06.016

瘤样炎性脱髓鞘病一例报告

引用
1病例资料<br>  女,20岁。因头痛、头晕12 d,发作性四肢抽搐5 d入院。15 d前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卧床,无特殊不适。12 d前于起床时自觉头晕、头痛,为前额部胀痛,无恶心、呕吐,卧床后可缓解,未予注意,亦未进行诊治。5d前于进食时突发四肢抽搐,双眼向右凝视伴舌咬伤,持续约4~5 min自行缓解,1 h后又发作1次,自述发作时意识清楚,但不能控制肢体运动。到我院就诊,查头颅 CT 以“胶质瘤?”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直径约5 mm,左侧约4 mm,对光反射存在,左眼轻度内收位,双眼各方向活动尚可,右眼视乳头水肿(+++),左眼视乳头水肿(++),眼底动脉:静脉(眼底检查所见的眼底中央动静脉)=1:2;面纹对称,伸舌略左偏,左侧肢体肌力吁-级,右侧肢体肌力吁级,肌张力轻度痉挛性增高,四肢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无偏身感觉障碍,共济未查,颈部阻力3横指, Kernig征、Brudzinski征均(-)。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额顶叶大片状低密度影,内可见点条状高密度影,中线前部局限左偏,左侧脑室轻度受压,其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脑沟、脑裂、脑池不宽,幕下结构未见异常,颅骨未见明显骨折。提示:右额顶叶混杂密度病变,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行MRI 检查示:右侧额叶大片不均匀 T1低、T2高混杂信号影, T1低信号内散在多发高信号,病变范围约5.3 cm ×6.5 cm ×4.8 cm;弥散加权成像( DWI)病变区可见脑回样高信号,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左侧移位,脑沟、脑裂、脑池变窄,小脑扁桃体下缘低于枕骨大孔水平;增强扫描示:病灶呈明显不规则环形强化,局部脑膜强化,扫描范围内脑表面血管明显增强,静脉窦未见明显充盈缺损。提示:右额叶占位性病变,病变内散在出血,考虑肿瘤可能性大,不除外感染性病变。综上仍考虑胶质瘤的可能性大,建议转上级医院诊治。1个月后在上级医院行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病理提示:病灶白质内大片脱髓鞘区,见大量散在或聚集的巨噬细胞,血管周围淋巴细胞袖套样浸润,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可见散在肥胖形的星形细胞(如Creutzfeldt细胞),多量小胶质细胞增生及退变坏死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染色示:GFAP、NF、Syn、CD68、Oligo-2均(+),Neu-N、nestin(-);特殊染色高碘酸希夫反应( PAS)、六胺银染色(-)。考虑瘤样炎性脱髓鞘病( tumor-lik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 TIDD),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未再出现抽搐发作,头痛、头晕症状渐减轻,1个月后复查MRI示病灶缩小,6个月后复查示病灶基本消失。

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误诊、胶质瘤

R744.5(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4-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5-3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误诊误治

1002-3429

13-1105/R

2014,(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