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11例误诊为麻疹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3429.2000.06.017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11例误诊为麻疹

引用
1997年7月~8月我院共收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11例,均误诊为麻疹。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外院转来的住院病人;均为男性;年龄19~23岁;全部有麻疹疫苗接种史。 1.2 临床表现 11例初始症状均为咽痛,1~2天后发热,体温在38~39℃ 7例,39~40℃ 4例,呈稽留热型,伴咳嗽、流涕。11例均出现皮疹,其中发热后当天出疹8例,次日出疹3例,为红色充血疹,高出皮肤,部分融合,压之褪色,首见于头面部,迅速波及胸腹及四肢。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粗糙。 1.3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1.0~13.0)×109/L 7例,<11.0×109/L 4例,中性粒细胞0.75~0.85 8例,<0.75 5例。尿、粪常规正常。入院后咽拭子培养均有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病后1个月内查血清麻疹抗体、风疹抗体、IgM均阴性。 1.4 诊断情况本组11例初诊均误诊为麻疹,住院后诊断为麻疹6例,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5例。最后均确诊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经抗生素治疗痊愈。 2 讨论 2.1 误诊原因①既往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发病率很低,临床医师对该病重视不够;②对该病认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遇到出疹性疾病常考虑麻疹;③临床医师缺乏鉴别诊断经验导致误诊。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发热、咽痛、咳嗽、出疹等表现类似麻疹,11例均为同一单位短期内集中发病的病例,院外及门诊接诊医生均误认为成人麻疹小流行,后经细菌学证实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抗生素治疗有效。 2.2 诊断体会①该病感染后血象增高,可与大多数病毒感染性疾病相鉴别。②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释放红疹毒素引起出疹,但出疹时间早,当天就可出齐,无严格的出疹顺序,而麻疹出疹晚,病后4天左右出疹,有严格的出疹顺序(发际→头面→颈→胸→腹→四肢),4~5天出齐,据此可与麻疹相鉴别。③咽拭子培养可确诊。

链球菌、感染/诊断、误诊、麻疹/诊断

13

R515(传染病)

2004-03-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19-4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误诊误治

1002-3429

13-1105/R

13

2000,13(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