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麻醉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2089/jca.2018.07.009

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麻醉中的应用

引用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股骨近端骨折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5~99岁,BMI 18.6~29.7 kg/m2,ASAⅠ-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纯全麻组(GA组)和全麻联合神经阻滞组(GB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后行喉罩全麻,G B组在全麻后,经超声引导给予0.5%罗哌卡因30 ml进行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记录入室时(T0)、置入人工气道即刻(T1)、手术开始5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HR、SBP、DBP;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人工气道拔除时间、拔除30 min和出恢复室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第一次补救镇痛时间、补救镇痛使用次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总次数;记录术后2、6、12、24和48 h静息和咳嗽时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记录术后48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HR明显减慢,SBP、DBP均明显降低,T2时GA组SBP明显升高(P<0.05).与GA组比较,GB组麻醉过程中舒芬太尼、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人工气道拔除时间明显缩短(P<0.05),拔管30 min时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第一次补救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补救镇痛使用次数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总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2、6和12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采用全麻联合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具有术中减少全麻药物的用量、术后恢复佳、术后镇痛效果好等优点.

超声、髂筋膜间隙阻滞、全身麻醉、术后镇痛

34

201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60-66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麻醉学杂志

1004-5805

32-1211/R

34

2018,34(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