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禁忌证的再认识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禁忌证的再认识

引用
1818年,Blundell将产后大出血患者的血液收集后回输给患者本人,开创了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ntraoperative blood salvage,IBS)的先河.然而,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Wilson和Taswell研制出具有离心功能的红细胞回收设备,术野血液在回收、抗凝、过滤的基础上,经过洗涤、浓缩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本人,大大提高了IBS的安全性,此项技术才得以真正兴起,成为血液保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上,IBS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当回收的血液中混入了不安全的物质,例如肿瘤细胞、羊水、细菌等,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长久以来,对于这些潜在的禁忌证,临床医师态度非常审慎,始终避免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

回收式自体输血、禁忌证、患者、血液收集、产后大出血、肿瘤细胞、医师态度、回收设备、保护措施、安全性、心功能、红细胞、组成、羊水、细菌、洗涤、物质、伤害、浓缩、临床

29

R68;R60

2014-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12-81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麻醉学杂志

1004-5805

32-1211/R

29

2013,29(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