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口腔修复(21)--半导体激光排龈效果的数字化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1634.2016.11.015

数字化口腔修复(21)--半导体激光排龈效果的数字化分析

引用
目的:利用三维模型分析法比较药物排龈线排龈和半导体激光排龈对游离龈( free gingival margin, FGM)龈沟宽度( sulcus width,SW)和牙龈退缩( gingival recession,GR)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7名需要固定修复患者的50颗患牙(前牙21颗和前磨牙29颗)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颗牙,分别采用药物排龈线排龈和半导体激光排龈。收集排龈前后即刻(GR0、SW0)、1 w(GR1)和6 w(GR6)的口内光学印模(CEREC?Omnicam),并通过Geomagic Qualify 2013软件比较排龈前后的SW和GR。结果:半导体激光组的SW0(0.421±0.095 mm)大于药物排龈线组的SW0(0.339±0.084 mm),(P<0.05)。半导体激光组的GR0(0.283±0.097 mm)和GR6(0.125±0.075 mm)分别小于药物排龈线组的GR0(0.421±0.107 mm)和GR6(0.190±0.082 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导体激光组的GR1(0.188±0.066 mm)较药物排龈线组的GR1(0.118±0.088 mm)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导体激光组的GR0最大,GR1次之,GR6最小(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和药物排龈线排龈均可造成牙龈永久性退缩,半导体激光排龈导致的牙龈退缩量较药物排龈线小。临床上可根据不同排龈方法的牙龈退缩量设计修复体边缘完成线的位置。

排龈、药物排龈线、半导体激光、龈沟宽度、牙龈退缩

32

R783.3(口腔科学)

2016-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87-69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003-1634

42-1182/R

32

2016,32(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