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版经心外膜诱颤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心肺复苏模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01/j.issn.1009-5918.2022.11.002

改良版经心外膜诱颤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心肺复苏模型

引用
目的:探索构建2型糖尿病(T2DM)小动物心肺复苏模型的一种新方法,采用改良后的经心外膜电刺激诱导T2DM大鼠心室颤动,导致大鼠心搏骤停.方法:选择健康的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体重为(250±10)g.其中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并经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柠檬酸钠溶液(PH=4.5);另30只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前期喂养,模拟糖尿病患者前驱期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和(或)葡萄糖不耐受状态,大鼠T2DM造模成功后,选用针灸针作为导电极,采用定量化定位点经胸壁刺入针灸针至达心外膜,持续交流电刺激诱导心室颤动并维持6 mins,然后给予心肺复苏术:呼吸机辅助通气、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推注肾上腺素以及电除颤等.诱颤的电流强度为0.5~1.0 mA,电刺激总时间为3 min,电刺激后心电监护均显示心室颤动,心肺复苏后大鼠均恢复自主心率,实验结束后解剖尸体,肉眼观察未发现心外膜出血点和肺部淤血.结果:24只大鼠造模2周后的血糖为(17.1±3.4)mmol/L,体重为(468.7±10.4)g,符合T2DM.有效电刺激开始后,本实验24只T2DM大鼠全部成功诱发心搏骤停.诱颤的电流强度为(0.6±0.1)mA,电刺激后诱发出现心搏骤停的时间为(20±6)s,室颤导致的心搏骤停的总时间为6 mins,心肺复苏时间为8 mins,除颤次数(3±2)次.实验结束后解剖尸体,肉眼观未发现心外膜出血点和肺部淤血.结论:采用改良后经心外膜诱颤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的操作简单可行,模型稳定,能够满足2型糖尿病患者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基础研究的需要.

心搏骤停、心外膜电刺激、2型糖尿病、大鼠

23

R541.78(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建设经费;高峰学科建设经费;安徽医科大学基础与临床合作研究提升计划;国自然孵育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资助项目

2023-0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48-75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急诊杂志

1009-5918

42-1607/R

23

2022,23(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