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01/j.issn.1009-5918.2015.10.013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引用
目的:分析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特性,为减少其发病率及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01-2014-12我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感染菌株的分布及耐药特性.结果:本次研究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共249例,发生CRB-SI共75例,感染率为30.1%,千导管CRBSI日发病率为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采取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15d、APACHEⅡ评分为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75例CRBSI患者共检出90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35株(38.9%),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敏感,而对其余抗菌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G+球菌共检出31株(34.4%),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均敏感;真菌共检出24株(26.7%),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均较敏感.结论:减少股静脉置管及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可以减少CRBSI的发生率;G-杆菌、G+球菌、假丝酵母菌属均为CRBSI常见致病菌,临床经验性治疗时可首选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并尽快获取致病菌,根据药敏结果更改抗生素.

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耐药率

16

R446.4(诊断学)

全军项目十二五No:CWS11J174

2015-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78-78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急诊杂志

1009-5918

42-1607/R

16

2015,16(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