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案例谈伪装精神病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5-3220.2001.02.037

从1案例谈伪装精神病

引用
@@伪装精神病在本人没有承认而且症状未消失之前,按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 及诊断标准,诊断为无精神病的或建议在监狱医院中进一步观察确认。 我们17年的鉴定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症状表现与其病史不相符且过分夸张的“异常表 现”,有时医生怀疑到有伪装的可能,但因证据不足均按上述情况处理。有个别案例在数年 后因耐受不了长时间的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承认了伪装的过程,也有在刑满释放后再次被 收容时发现没有精神病。现报告1例较为特殊的伪装精神病的案例。   被鉴定人男性,29岁,同胞5人,行末,初中毕业后务农。平素自尊心强,较急躁,无精神 病史。1994年11月5日因故与同村一农民互殴,双方受伤。本人头部被家具打成头皮裂伤, 当时无昏迷,(住院时家属介绍昏迷10分钟),住院治疗1周痊愈出院,12月结婚。被殴对方 的腰部受伤,经鉴定为重伤。为此被鉴定人于1995年1月3日被传讯,因其不合作被公安人 员用手铐打伤头部4处,当时无昏迷,事后感头疼头晕,恶心乏力,夜眠差。1月

案例、伪装精神病、鉴定人、抗精神病药物、精神疾病分类、昏迷、住院治疗、症状表现、证据不足、诊断标准、刑满释放、无精神病、头皮裂伤、受伤、鉴定工作、监狱医院、自尊心、中国、医生、头晕

11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22-12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005-3220

32-1391/R

11

2001,1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