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细胞外组蛋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583X.2015.12.019

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细胞外组蛋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引用
目的: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已成为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但 RFA 亦可导致明显的炎症反应,影响临床治疗和预后。细胞外组蛋白可作为判断炎症反应严重程度的标志物。本研究拟探讨细胞外组蛋白在肝癌患者 RFA 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2例接受 RFA 治疗的肝癌患者,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24小时内和手术后4周留取外周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 Luminex 方法检测血浆中细胞外组蛋白、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肌酐水平。结果肝癌患者经 RFA 治疗后血浆 ALT 和 AST 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肝脏发生损伤。患者细胞外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4.576 mg/L),和治疗前相比(0.837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周后下降至治疗前的水平。RFA 治疗后患者 MPO、IL-6和 IL-10水平均异常升高,提示发生了明显炎症反应。相关性分析发现,细胞外组蛋白水平与 MPO、IL-6和 IL-10水平均密切相关(r =0.568,0.485,0.357,均 P <0.01)。结论 RFA 可导致患者肝细胞损伤,因而释放大量的细胞外组蛋白,后者可激活天然免疫细胞和促进炎症因子生成。细胞外组蛋白可作为 RFA 相关性炎症反应的标志物。

肝肿瘤、射频消融术、组蛋白类、过氧化物酶、细胞因子类、炎症

R735.7(肿瘤学)

2015-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386-138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荟萃

1004-583X

13-1062/R

2015,(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