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583X.2001.12.040
拉米夫定及其耐受性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对我国人民健康的一大威胁,它具有发病率高、迁延难愈、无特效治疗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学者侧重于进行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最先被批准公开应用的一线抗HBV药物α-干扰素(α-IFN)具有诸多不足:应答率低[1],不良反应多见,应用不方便,价格昂贵等,且不宜应用于失代偿期肝病、器官移植、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适应证有一定限制[2]。新近发展并已被批准上市的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化学全称是2′,3′-双脱氧-3′-硫代胞嘧啶,简称3TC)是抑制HBV的又一大突破。迄今全球已逾万人使用且取得了肯定的效果,包括对于转氨酶、HBV-DNA定量的复常,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肝组织学的改善等方面。但在应用过程中发生耐药性机率比较大且难以克服,成为3TC应用中的一大问题。
拉米夫定、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用过程、自身免疫疾病、核苷类药物、治疗、血清转换、失代偿期、人民健康、器官移植、肝组织学、不良反应、转氨酶、应答率、适应证、耐药性、干扰素、发病率、胞嘧啶、学者
16
R97;R72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