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583X.2001.04.022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一氧化氮水平及临床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我国的常见、多发传染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尽管近年来对其进行了许多研究,并提出病毒直接感染、免疫反应、体液因子的作用是造成病损的三个主要环节,但其详细机制仍不十分明了[1]。我们对HFRS患者一氧化氮(NO)产生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其临床意义,试图探讨NO在HFRS 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74例HFRS均为我院1996年10月至1999年1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56例,女18例,年龄(41.6±7.3)岁。均符合1986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及分型,血清抗汉坦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清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立即分离血清,-20℃贮存1周内待检NO,同时做肾功能、电解质检查。74例患者在不同病期共采标本121份。以健康献血员30例作为对照组。共采集标本30份。
1.2 检测方法 以改良Rivonal显色法检测NO-2/NO-3评价NO水平[3]。取待检血清1.0ml,加入0.5N过氯酸去蛋白处理,取全部上清液,再加镉粒2.0g还原2小时,然后依次加入0.1% Rivonal 0.2ml、6N HCl 0.4ml,避光放置3分钟后,于721分光光度仪520nm处比色,读取OD值,从标准曲线求得NO-2/NO-3值。以10μg/ml标准系列NaNO2建立标准曲线。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以F检验、q'检验和q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合征出血热、住院患者、一氧化氮水平、发病机制、标准曲线、血清、流行性出血热、检测方法、统计学处理、健康献血员、分光光度仪、直接感染、诊断标准、体液因子、免疫反应、临床意义、抗体阳性、计量资料、会议制订、汉坦病毒
16
R69(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