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5256.2016.04.009
基于逍遥散及其拆方研究“肝病实脾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 通过逍遥散及其拆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门静脉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肝病实脾法”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尾静脉注射8周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组予逍遥散中药颗粒剂进行灌胃治疗,对照组予逍遥散去健脾类中药颗粒剂灌胃.观察各组血清转氨酶、肝组织病理学、门静脉内毒素及肠道菌群指纹图谱分析(ERIC-PCR).满足方差齐性条件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2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amhane's法.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构成发生改变,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升高[(0.421±0.170) EU/ml vs(0.784±0.180)E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门静脉内毒素与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0.736,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ALT、AST、门静脉内毒素水平有所下降[(73.25±10.90)U/L vs(59.84±9.60) U/L,(135.36±31.41) U/Lvs (107.43±17.71) U/L,(0.784±0.180) EU/ml vs (0.576±0.220) E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构成与正常大鼠相似;对照组与模型组、实验组在ALT、AST、门静脉内毒素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肝纤维化大鼠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并引起门静脉内毒素的升高,是慢性肝损伤病理过程中“肝病传脾”的发生机制之一.而逍遥散能够改善肝纤维化,部分恢复肠道菌群正常结构,降低内毒素;而去掉健脾药物将减弱逍遥散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说明恢复肠道菌群,降低门静脉内毒素可能是“肝病实脾法”抗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肝硬化、治肝实脾、逍遥散、大鼠、Wistar
32
R575.2(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湖南省科技厅科技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科研项目
2016-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57-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