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周围脂肪CT值与斑块性质及所在分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冠状动脉周围脂肪(PCAT)CT值与斑块性质及所在分支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冠状动脉CTA检查,入组管腔轻-中度狭窄的患者178例(疾病组),管腔无狭窄的106例(对照组),测量疾病组中不同冠状动脉分支中、不同性质斑块与同支正常区域的PCAT的CT值,并测量所有病例的心外膜脂肪(EAT)及左胸壁皮下脂肪CT值.结果 疾病组较对照组平均年龄大,平均心率快,高血压的发生率高,EAT及左胸壁皮下脂肪CT值较高(P<0.05).对比各性质斑块、各冠状动脉分支斑块与同支正常区域PCAT的CT值,发现部分钙化、非钙化斑块PCAT的CT值对比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RCA)斑块、左主干-左前降支(LM-LAD)斑块PCAT的CT值对比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斑块性质及冠状动脉分支部位对斑块PCAT的CT值的影响,发现钙化斑块PCAT的CT值较部分钙化及非钙化斑块PCAT的CT值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状动脉分支部位对斑块PCAT的CT值无明显影响(F = 0.603,P = 0.548).结论 PCAT、EAT及左胸壁皮下脂肪CT值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性质存在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对心血管病的诊断及预后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斑块、心外膜脂肪组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41
R540.46;TP393;R814.43
2022-06-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85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