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肝后段下腔静脉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CT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1-9324.2002.11.016

经肝后段下腔静脉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CT研究

引用
目的分析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肝内门静脉的影像学解剖关系,为经肝后段下腔静脉途径建立肝内门腔分流(TRSIIPS)提供形态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分析226例肝硬化患者上腹部增强CT图像,分别测量肝后段下腔静脉的长度,计算周围肝实质包绕RHSIVC的范围,以及与距门脉分叉部1cm的肝内门脉左(LPV)、右支(RPV)及门脉分叉部(BPV)同层面的RHSIVC中心至上述部位的距离,并计算及比较经肝后段下腔静脉顺行性(股静脉途径)、逆行性(颈静脉途径)至LPV、RPV、BPV的穿刺深度和角度.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226例患者肝后段下腔静脉平均长度为64.46mm±12.50mm(39~130mm).54.2%~98.9% RHSIVC管腔被周围肝实质所包绕,从肝后段下腔静脉至LPV、RPV、BPV顺行性穿刺的深度及角度分别为43.86mm±10.91mm、32.40mm±9.46mm、27.96mm±9.08mm和42.88°±10.69°、48.49°±14.02°、56.05°±13.92°;而逆行性穿刺的深度和角度分别为44.18mm±9.98mm、49.40mm±10.80mm、54.10mm±10.338mm和42.82°±12.43°、29.14°±10.15°、25.04°±8.75°.顺行性及逆行性穿刺RPV、BPV的深度及角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肝后段下腔静脉长约65mm,且有54.2%~98.9%的管腔被周围肝实质所包绕,经RHSIVC建立肝内门腔分流是安全可行的.

肝后段下腔静脉、门静脉、门腔分流

21

R445(诊断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93-89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放射学杂志

1001-9324

42-1187/R

21

2002,21(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