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剂封闭导致鼻中隔穿孔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1-1781.2000.11.021

硬化剂封闭导致鼻中隔穿孔

引用
@@1987~1998年,我们应用5%鱼肝油酸钠局部粘膜下封闭治疗鼻出血2 306例,其中导致鼻中隔穿孔8例(0.3%)。现对这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 8例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年龄13~32岁,平均23岁。主要症状为鼻腔反复出血1个月~2年,出血量每次10~100 ml。鼻腔检查:左侧鼻中隔前下方有芝麻粒状隆起结节,用棉签刺激后出血呈搏动性3例,左侧鼻中隔前下方活动性出血点2例,双侧鼻中隔前端小血管曲张伴鼻中隔轻度左偏者3例。8例均用5%鱼肝油酸钠(上海东海制药厂生产)封闭出血点,双侧封闭3例,单侧封闭5例。8例封闭用药量每例均达到0.5 ml。2 结果 8例患者均在封闭后鼻腔出血迅速停止,但在封闭后30 min内双侧鼻中隔前下方(对称性)粘膜变成暗紫色。封闭后1~5 d内鼻腔有血水样渗出物,鼻腔封闭创面结痂。5例患者封闭后第2天鼻旁软组织出现肿胀,第14天鼻腔封闭处粘膜软骨坏死,而后痂块渐脱落致鼻中隔穿孔。穿孔直径达10 mm 1例,2~4 mm 7例。7例鼻腔有哨鸣音,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鼻腔干燥、结痂、少量出血等不适症状。随访6个月以上,穿孔无变化。 3 讨论 应用5%鱼肝油酸钠局部粘膜下封闭治疗鼻粘膜出血,疗效确凿,方法简单,费用低廉。鼻中隔前下方粘膜层内含有丰富的动静脉血管网,其主要的血供来自上唇动脉、鼻腭动脉、筛前动脉。鱼肝油酸钠可使鼻粘膜内血管内皮炎性增生,最终导致血管栓塞,粘膜缺血坏死或纤维化,修复后的粘膜血管网减少。所以正确掌握鱼肝油酸钠在鼻粘膜下封闭的使用方法及剂量,可以有效地治疗鼻出血,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我们认为硬化剂封闭引起穿孔的原因有:①粘膜下封闭用药量过大,5%鱼肝油酸钠用量超过0.5 ml就可能引起穿孔。②双侧鼻中隔粘膜对称封闭,使鼻中隔软骨缺血性坏死穿孔。③鼻中隔一侧粘膜下注射硬化剂时进针过深,穿过软骨,同时封闭到对侧的粘骨膜下,形成实际上双侧对称性的封闭,同样造成软骨缺血坏死。所以在鼻出血的治疗中,对出血点不明确,出血猛烈的患者不能盲目封闭或增加用药量。在封闭时选用易于控制用药量的1 ml皮试注射器和5号口腔麻醉针头。封闭时切忌过深过量,每次封闭用药总量,5%鱼肝油酸钠最好控制在0.3 m1以下(10岁以下的小儿鼻出血,用药量应控制在0.2 ml以下)。双侧鼻出血不能双侧对称性封闭的患者,两侧封闭间隔时间应在1个月以上。

注射硬化剂、鱼肝油酸钠、鼻中隔穿孔、鼻出血、粘膜下、鼻腔、用药量、患者、对称性、出血点、鼻粘膜、封闭治疗、软骨、骨缺血坏死、血管网、控制、骨缺血性坏死、资料与方法、动脉、症状

14

R76(耳鼻咽喉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50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001-1781

42-1764/R

14

2000,14(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