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粘膜划痕与高频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1-1781.2000.11.020

鼻粘膜划痕与高频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引用
@@1996~1998年我们对262例鼻中隔前段出血,分别采用鼻粘膜划痕与高频双极电凝治疗,现将其疗效分析比较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62例中,男151例,女111例;年龄6~74岁,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弥漫性出血135例,局限性或血管搏动性出血127例;行鼻粘膜划痕143例,高频双极电凝119例。1.2 治疗方法1.2.1 鼻粘膜划痕法:鼻中隔前部以1%地卡因麻黄素棉片行表面麻醉5~10 min后,以2%利多卡因(含少许肾上腺素)1~2 ml行粘膜下浸润麻醉。用小尖刀(小圆刀亦可)在易出血区做3~4条斜形切口,长约1.0~1.5 cm,切开粘膜,割断扩张的毛细血管,切口两侧作粘膜下剥离1~2 mm。填塞无菌纱条并口服抗生素,48~72 h取出纱条。取出时若有少量出血,以1%麻黄素棉片收敛即可。1%链霉素乳剂滴鼻7~10 d,禁止用力擤鼻。如另一侧也出血,应在创面恢复15 d后,再行同样方法治疗。1.2.2 高频双极电凝:鼻中隔前部以1%地卡因麻黄素棉片行表面麻醉10~15 min。采用德国Wolf公司生产的2175型高频双极电凝器,在出血点周围环状烧灼,最后烧灼血管断端,如有血管断端明显者,可先烧灼血管断端。弥漫性出血亦可采用同样方法多处烧灼。术后以金霉素眼膏涂于创面5~7 d,禁止用力擤鼻。 1.3 疗效评定 全部病例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无出血复发者为有效。2 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鼻腔粘膜粘连、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两种方法的有效率分别于术后1个月(96.5%:95.O%)、3个月(94.4%:90.8%)、6个月(92.3%:88.2%)进行比较,经卡方检验,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 讨论 鼻粘膜划痕治疗鼻出血的机制是通过破坏局部病变组织、血管,使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和血管闭塞。高频双极电凝则通过破坏出血点组织,使血管闭塞或凝血而达到止血。我们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均取得满意疗效。随访6个月,疗效对比其差异虽无显著性。但从临床观察到的情况看,高频双极电凝对弥漫性出血相对较差,其原因可能是使用高频双极电凝时烧灼范围不够所致。 就实用性而言,鼻粘膜划痕器械简单,效果确切。但不足之处是术后需填塞无菌纱条和口服抗生素,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加大治疗费用。高频双极电凝除烧灼过程中偶有出血,需反复擦试、收敛、多次烧灼外,具有随意控制组织电凝深度和范围、不易损伤周围组织、创面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术后不需填塞无菌纱条等优点,且不影响患者工作和学习,患者乐于接受,对儿童及不能耐受鼻腔填塞者尤为适合。

鼻粘膜、划痕、高频、双极电凝、电凝治疗、鼻出血、血管闭塞、烧灼、方法、鼻中隔、组织、术后、口服抗生素、弥漫性、麻黄素、填塞、纱条、疗效、表面麻醉、粘膜下

14

R76(耳鼻咽喉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9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001-1781

42-1764/R

14

2000,14(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