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经学阴阳灾异思想探源
儒家经学在西汉中后期发生了学术性格上的巨大转变, 即经学的阴阳五行化.在此背景下, 儒生们纷纷结合经典来谈论灾异问题, 创立了诸如《春秋》公羊灾异说、《易》阴阳灾异论、《齐诗》”四始五际”说、《洪范五行》灾异论等多种形态的经学阴阳灾异思想.这些新思想并不符合孔门一贯的宗旨, 与汉初诸儒坚守的儒学传统也存在巨大的差异.然而它们一经系统地提出, 却很快赢得了儒学团体内部乃至帝国官僚系统的共同承认, 并长期被奉为官方意识形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 灾异思想悠久而丰富的理论来源、西汉政权合法性论证的需要、儒生们对君权膨胀的警惕、元成以后相对自由与宽松的学术政治氛围、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知识体系的”科学性”与强大解释力等, 共同构成了西汉经学灾异思潮倾动一时的历史根源与现实契机.
西汉经学、阴阳灾异、《春秋》公羊学、卦气说、《洪范五行传》
B234
2018-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