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拉曼水热实验结果支持斑岩成矿的硫酸还原模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60/TB-2021-0098

原位拉曼水热实验结果支持斑岩成矿的硫酸还原模型

引用
斑岩铜(金)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占全球铜储量的70%以上[1].斑岩铜金矿床通常与氧化性埃达克质岩浆有关[1~4],其成因是国际热点.主流观点认为,控制斑岩铜矿形成的关键过程是在氧逸度超过△FMQ+1.5时,俯冲的年轻大洋板片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岩.在此情况下,岩浆中的硫主要是硫酸盐,而部分熔融后的残余俯冲板片中没有残余硫化物,由于硫酸盐在岩浆中的溶解度是硫化物的10倍左右,因此高氧逸度下,硫和亲硫元素大量进入岩浆,从而形成富铜岩浆.当岩浆演化进行到中性岩,磁铁矿发生结晶.由于磁铁矿中三价铁比例远高于岩浆中的,在磁铁矿结晶时,岩浆三价铁比例减小,导致岩浆中硫酸根被还原为H2S/HS-.氢硫酸根在热液和岩浆中的分配系数达到500以上[5],可以将亲铜元素萃取到流体相中,形成成矿热液而成矿[6,7].这一过程被前人称为"磁铁矿危机"[8].但是,有学者曾提出斑岩铜矿的形成主要受控于亚硫酸的歧化反应[9].

66

感谢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2050103

2021-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501-250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科学通报

0023-074X

11-1784/N

66

2021,66(2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