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世界的分子窗口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60/N972019-00304

远古世界的分子窗口

引用
在19世纪中叶,达尔文被大量动物化石在寒武纪地层中突然出现而深深困扰[1],而寒武纪之前的岩石中似乎找不到任何化石的踪影,动物看起来似乎是“一夜之间”出现的.他在试图用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来解释这样的剧变的同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也许会动摇他进化理论的根基.在其后的100多年中,古生物学家在前寒武纪地层中陆续发现了丰富的化石看似解决了达尔文的难题,但实际上也带来了更多的未解之谜.埃迪卡拉生物群代表了紧邻寒武纪的埃迪卡拉纪晚期的生物面貌,这一独特的化石生物群在包括我国三峡地区[2]在内的全世界30多个地点[3]都有发现.它们独特的身体构型及保存方式在寒武纪及之后的地层中再也没有出现过.由于难以与已知的生物进行形态学对比,埃迪卡拉型生物的分类位置长久以来难以确定.它们曾被认为是藻类[4]、刺胞动物[5]、栉水母[6]、环节动物[7]、巨型原生生物[8]或地衣[9]等.Seilacher[10]甚至主张建立新的界一级分类单元,用文德生物界(Vendobiont)来安置这些奇特的生物.生活着这些大量的、亲缘关系不明的古怪生物的埃迪卡拉纪海洋中,却难以见到我们熟悉的现生动物的祖先.例如,动物中被认为最早出现的海绵动物,还没有在前寒武纪发现其确定的化石.在传统古生物学解释这些问题遭遇瓶颈的时候,生物标志化合物从分子角度提供了新的证据[11~13],这些新发现的“窥视远古世界的分子窗口”也成为了2018年Science评选出的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64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项目

2020-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279-228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科学通报

0023-074X

11-1784/N

64

2019,64(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