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结合卫星遥感分析2007年南沙群岛珊瑚热白化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007/s11434-011-4390-6

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结合卫星遥感分析2007年南沙群岛珊瑚热白化

引用
以珊瑚大量损失共生虫黄藻为特征的珊瑚白化,是当今全球变暖背景下珊瑚礁大面积死亡和退化的主要因素,但白化的特征、过程和白化后的恢复等则因海域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依托2007年6月的南沙群岛航次,在美济礁和渚碧礁进行了实地生态调查和采样,室内分析了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近10年来南沙海域实测海表温度(SST)和调查期间的NOAA卫星遥感资料,探讨了2007年发生在南沙群岛的珊瑚白化事件.研究结果显示:(1)白化的珊瑚主要分布在水深5m以内,最大可至20m,至少有35种石珊瑚白化;(2)珊瑚总白化率(单位面积内白化珊瑚个数占总珊瑚个数的比例)为15.6%,发生白化最严重的为枝状杯形珊瑚(白化率为23%)和鹿角珊瑚(白化率为21%),块状滨珊瑚和蜂巢珊瑚的白化率低,没有发现菌珊瑚白化,显示了菌珊瑚对高温有较高的耐受性;(3)白化了的珊瑚损失了共生虫黄藻72%-90%,而肉眼观察未白化的珊瑚也损失了31%-53%的虫黄藻,指示当时南沙群岛的珊瑚正处于白化的初始阶段;(4)调查期间实测月平均SST为30.8℃,为1998年以来最高,结合NOAA卫星的热点(Hotspot)和周热度指数(DHW),认为2007年6月南沙群岛异常高SST是导致美济礁和渚碧礁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还发现,单纯用卫星遥感预警珊瑚白化事件可能会存在低估的现象.

珊瑚白化、虫黄藻密度、异常高温、南沙群岛、美济礁、渚碧礁

56

Q178.53(水生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30852;41025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8159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19B03

2011-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56-76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科学通报

0023-074X

11-1784/N

56

2011,56(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