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DH荧光的组织病理生理状态多参数在体监测与评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60/972010-388

基于NADH荧光的组织病理生理状态多参数在体监测与评价

引用
组织病理生理状态的实时多参数评价,无论在动物实验研究还是临床应用中均具有重要价值,一直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热点.众所周知,临床手术过程或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病理生理状态的实时监测是十分必需的.心、脑等重要组织脏器是否处于缺血缺氧等危急状态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存活与否;早期发现术中和术后次要脏器的微循环障碍有助于提高器官移植等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常规使用的监测指标,如血压、心电、脉搏等,在生命指征的实时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常规指标尚不足以从分子水平反映局部组织病理生理状态的早期改变.NADH是细胞线粒体中氧化还原呼吸链上的内源性关键分子,具有自发荧光性质,可作为一项灵敏的内源性含氧状态指标来反映机体的代谢状态和细胞活力.本文介绍了基于NADH自发荧光信号的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在体监测方法,从分子水平预警机体的活力情况,结合微循环血流、血氧饱和度等多种生理参数的同步并行监测,不仅可在活体动物体内进行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和新药的药效评价,还有望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和重症监护病房,为机体活力和生命指征的实时监护提供分子水平的动态信息.目前,NADH荧光-维信号的获取技术发展最为成熟,可实现从离体、活细胞、活体动物乃至临床水平的实时动态监测,已处于临床推广应用阶段.二维动态成像也已经发展到活体动物实验阶段.三维成像由于受制于NADH荧光的穿透能力,只能在冷冻组织切片上实现.如何突破因高散射所致的荧光穿透能力受限的瓶颈,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因素对荧光信号的干扰,在分子水平实现组织病理生理状态的实时多参数评价,是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

病理生理、氧化还原、在体监测、线粒体、NADH、自发荧光

55

R3(基础医学)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3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70487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39

2011-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476-248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科学通报

0023-074X

11-1784/N

55

2010,55(2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