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农业发展方式和先民食物结构变化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007/s11434-009-0621-5

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农业发展方式和先民食物结构变化

引用
尽管已有不少对稻粟混作分布的研究,但稻粟农业在先民生活方式中的地位及其演变过程却一直缺乏相应的判别和认识.为此,对出土于河南淅川沟湾遗址的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先民食物结构的基础上,探索先民的生活方式、稻粟农业的发展过程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研究指出,史前黄河中游考古文化区的传统生产经济模式--粟作农业在沟湾遗址先民生活方式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对先民食物贡献基本相当.不同时期先民骨中δ13C值和δ15N值的对比清晰地反映,仰韶文化一期,先民较多从事农业与采集业;仰韶文化二期,粟作农业、家畜的饲养以及渔猎活动加强;仰韶文化三期,稻粟农业及家畜的饲养较为稳定;到屈家岭文化时期,稻粟混作进一步发展.另外,仰韶文化阶段的稻作农业在适宜气候的允许下因南北文化的交流而北传.屈家岭文化阶段,该地区稻作农业受到了气候变冷的影响.

稻粟混作、C、N稳定同位素、古代人类食物结构

55

K87(中国文物考古)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JCX3-SYW-N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2003;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项目A-07015;中国科学院与郑州大学合作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伙伴小组项目;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项目资助

2011-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89-59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科学通报

0023-074X

11-1784/N

55

2010,55(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