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的致病作用位点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0023-074X.2000.06.014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的致病作用位点

引用
现已发现的玉米小斑病C小种523菌株对玉米C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材料的致病性比正常胞质材料严重. 为了研究这种差异产生的可能机制,利用0.3%小斑病毒素处理正常胞质(N)和C细胞质材料线粒体,然后令线粒体进行体外翻译,发现离体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都未受到影响,表明毒素没有改变N, C胞质线粒体膜的通透性, 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也未直接抑制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 将玉米叶片浸泡于0.3%的毒素溶液中处理,在不同处理时间测定溶液电导率,发现玉米叶片细胞膜通透性很快发生变化. 用0.05%毒素处理叶片后测定溶液电导率, 发现C胞质材料叶片细胞对毒素较N和ES敏感. 结果表明,毒素的作用位点在细胞质膜上而不在线粒体膜上,C胞质材料和N胞质材料感病严重性的差别是由细胞膜的稳定性导致的, 而不是由不同胞质线粒体膜结构的差异导致的.

玉米、小斑病C小种、专化性

45

S435(病虫害及其防治)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39570456

2004-03-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22-62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科学通报

0023-074X

11-1784/N

45

2000,45(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