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习俗文化(一)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植物的习俗文化(一)

引用
@@ 松松是古今被咏赞的植物.<花镜>云:”松为百木之长,……多节永年,皮粗如龙麟,叶细如马鬃,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宋代王安石在<字说>中说:”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有人拆字”松”为十八公,元代冯子振写有<十八公赋>,明代洪璐著有<木公传>,现代革命家和军事家陶铸也写有<松树的风格>.史载秦始皇巡游泰山,风雨骤至,在大松下避雨,后来封此松为”五大夫”,后人称此松为”五大夫松”.<幼学故事琼林>云:”竹称君子,松号大夫”,语亦由此来.松耐寒耐旱,阴处枯石缝中可生,冬夏常青,凌霜不凋,可傲霜雪.松能长寿不老,民俗祝寿词常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在书画中常有”岁寒三友”(松、竹、梅),以示吉祥.

植物、祝寿词、王安石、秦始皇、军事家、革命家、冯子振、元代、陶铸、泰山、宋代、松树、书画、南山、耐旱、耐寒、明代、民俗、故事、风雨

I22;I2

2006-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科学大观园

1003-1871

11-1607/N

2006,(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