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伏川SSZ型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461/j.cnki.1000-4734.2019.39.016

皖南伏川SSZ型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意义

引用
伏川蛇绿岩作为华南极为重要的前寒武纪蛇绿岩之一,本文对其中的橄辉岩和辉长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研究表明,伏川蛇绿岩中橄辉岩含有极高的MgO(39.92%~44.95%)和较低的Al2O3(0.48%~4.35%)、CaO(0.11%~0.63%)和TiO2(0.01%~0.06%),稀土元素总量(7.50×10-6~10.62×10-6)低于亏损地幔,为一套高度亏损的原始地幔熔融残留物,其部分熔融程度介于22%~26%之间.具"U"型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ISr值显著高于地幔,富集LILE,HFSE含量变化大,既继承了亏损地幔源区的特征,又经历不同程度熔体和流体的交代作用,指示其形成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弧后小洋盆背景.变辉长岩具高MgO(8.78%~13.26%)、Al2O3(17.25%~18.75%)和CaO(11.98%~15.14%),贫TiO2(0.20%~0.28%)、P2O5(0.01%~0.02%)及富钠低钾的特征,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较为平坦,具有与亏损地幔相当的Sr、Nd同位素组成,富集LILE,亏损HFSE,显示岛弧(IAT)特点,其不活动元素比值与N-MORB相当,兼具IAT和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形成于弧后盆地的初始扩张阶段.结合前人已有研究,认为新元古时期,皖南地区存在沟-弧-盆体系,随着华夏板块向扬子板块之下俯冲,本区弧后盆地进一步引张形成小型洋盆.

江南造山带、伏川蛇绿岩、SSZ型蛇绿岩、弧后盆地

39

P595;P597(地球化学)

国家地调局深部地质调查项目;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

2020-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281-29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矿物学报

1000-4734

52-1045/P

39

2019,39(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