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461/j.cnki.1000-4734.2018.38.226
山西五台山东腰庄金矿绿泥石成因矿物学研究
绿泥石作为常见的变质和热液蚀变矿物,其成分特征能够反映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为其成因和有关的成矿条件提供重要信息.山西五台山东腰庄金矿位于新太古代五台山绿岩带,具有不同成因的多期绿泥石化现象,分别有前寒武纪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绿泥石(简称C1)、变质作用晚期热液矿化蚀变的绿泥石(变形的硫化物-(电气石)石英脉中;C2)和主成矿(矿体热液脉中;C3)等3期绿泥石.对不同期次绿泥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显示,C1为镁质绿泥石,C2和C3为铁质绿泥石.相对C2而言,C3的Al含量相对升高.从早到晚,绿泥石形成温度分别为348~ 464℃(平均398℃),288~490℃(平均380℃)和145~259℃(平均215℃).C2和C3的lgf(CO2)分别为-32.28~-24.76(平均-28.91),-50.37~-35.71(平均-42.07),对应的lgf(S2)为-10.24-6.28(平均-8.49)和-19.26~-11.98(平均-15.23).总体而言,东腰庄金矿围岩中的变质成因绿泥石(C1)相对富镁,而与早期矿化有关的热液绿泥石(C2)则相对富铁,形成于中温、高氧逸度(HM-NNO之间)的较氧化环境之中,而晚期与主成矿有关的热液绿泥石(C3)虽然也属于铁质绿泥石,但是其形成的温度和氧逸度(NNO-FMQ之间)等均有降低趋势.绿泥石的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Fe/(Fe+Mg)从围岩至矿体呈升高趋势,而f(O2)及f(S2)值则呈现降低趋势,可以很好地指示成矿流体演化趋势和找矿.
成因矿物学、绿泥石、矿物化学、金矿、东腰庄、五台山
38
P571;P574(矿物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106
2019-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51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