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115797-20220404-23306
骨性Ⅲ类错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唇部形态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骨性Ⅲ类错
正颌手术减数病例治疗前后唇部相关软硬组织形态变化特点。
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研究,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Ⅲ类错
上颌减数患者32例[男女各16例,年龄(23.54±4.24)岁]。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各阶段的面部三维扫描及头颅侧位片进行唇部软组织三维形态测量及头影测量,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探究唇部形态变化规律。
结果:患者上唇红饱满度术前正畸后减小,治疗后增大[治疗前(9.99±2.45) mm,术前(7.36±1.99) mm,结束时(10.27±2.42),
P<0.001],下唇红饱满度术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减小[治疗前(11.90±2.82) mm,术前(12.11±2.37) mm,结束时(10.36±2.81) mm,
P=0.003],上唇红面积术前减小,治疗后增大[治疗前(387.08±89.59) mm
2,术前(309.3±112.27) mm
2,结束时(407.96±106.98) mm
2,
P<0.001],下唇红面积术前增大,治疗后减小[治疗前(510.76±115.95) mm
2,术前(536.26±122.83) mm
2,结束时(453.64±122.39) mm
2,
P<0.001]。术后6个月到治疗结束时,唇部形态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唇高、人中宽、中弓角、下唇红侧突角等在治疗中各阶段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上颌减数的骨性Ⅲ类手术病例,在术前正畸去代偿过程中,唇部美学特征发生明显恶化,但正颌术后6个月时唇部软组织三维形态可基本接近正常。不过仍有部分唇部形态特征在正颌手术后并不发生改变。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 畸形 、唇部形态
30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编号:Z181100001718112;Foundation of Beijing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Z181100001718112
2024-0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