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突强支抗内收后上切牙牙根外吸收的锥形束CT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60/cma.j.cn115797-20210808-22205

上颌前突强支抗内收后上切牙牙根外吸收的锥形束CT研究

引用
目的:定量对比分析成人及青少年上颌前突拔牙强支抗内收后上切牙牙根外吸收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成人及青少年患者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及锥形束CT影像数据,测量上切牙切缘内收量、内收角度、压低量及牙根吸收量与吸收率。结果:前牙内收后,中切牙根吸收量成人(1.47±0.72) mm,较青少年(1.16±0.4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6);侧切牙根吸收量成人(1.68±0.78) mm,虽然较青少年(1.49±0.74) 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93)。同组患者不同牙位相比,成人侧切牙根吸收量(1.68±0.78) mm较中切牙(1.47±0.72) mm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5);青少年侧切牙牙根吸收量(1.49±0.74) mm同样高于中切牙(1.16±0.45) mm,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相关分析表明,牙根吸收量与年龄及牙位的相关性分别为0.168( P=0.010)和0.195( P=0.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牙根吸收率与年龄及牙位的相关性分别为0.217( P=0.001)和0.238( P<0.001),差异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根吸收部位进行分析发现中、重度根吸收多发生于根尖1/3的腭侧及远中。 结论:上颌前突拔牙强支抗内收后,成人牙根外吸收发生的风险及量高于青少年,侧切牙高于中切牙。

成人、青少年、上颌前突、切牙、牙根外吸收

29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0-8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1674-5760

11-5797/R

29

2022,29(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