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湿粘接对牙本质粘结强度及耐久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1992年,Kanca提出“牙本质湿粘接”的理论,对于全酸蚀粘结技术,传统的湿粘接技术是水湿粘接.在过去几十年,随着传统的牙本质湿粘接技术的应用及树脂粘结材料不断的深入研究,即刻牙本质粘结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由于牙本质结构的特殊性和口腔环境的酶解水解作用,牙本质粘结修复体的耐久性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美观要求.因此,改善粘接界面质量和提高耐久性成为了近年牙本质粘接亟需解决的问题.2007年,Pashley[1]等提出乙醇湿粘接技术,即梯度乙醇可以置换出牙本质中的水分,使疏水性粘结树脂更易于渗入牙本质胶原纤维网中,形成疏水性的粘结界面,从而提高粘结强度和耐久性.随着对乙醇湿粘接技术研究的深入,牙本质乙醇湿粘接技术能有效提高全酸蚀系统树脂的粘接质量[2],现已被许多学者所认同.本文将针对乙醇湿粘接对牙本质粘结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作一综述.
31
R783.1(口腔科学)
2015-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08-309,312